我國建筑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化利用現狀
建筑廢棄物在我國香港稱為“建筑廢物”,香港九成以上的建筑廢物是惰性物料,一般被用作公眾填料。公眾填料包括建筑碎料、瓦礫、泥土及混凝土,適合用來填海和平整土地。只要經過適當物料分類,混凝土和瀝青等物料可以循環再用,作為建材。而余下的非惰性物料,如竹、木料、植物、包裝廢物及其他有機物料,有別于公眾填料,不能用來填海,經回收再用或再造后,余下的廢物會運往堆填區棄置。
香港建筑廢物管理方式,主要是把公眾填料運往公眾填土區作填海之用,另外把混雜的建筑廢物運往篩選分類設施或堆填區。并提出為提倡可持續發展,不能單靠填海去接收大部分惰性建筑廢物。目前政府正研究各種方法,一方面減少建筑廢物,一方面提倡回收再用,但是當前仍有相當數量的建筑廢物,須以填?;蚨烟罘绞教幹?。
香港當前面臨填土區和堆填區不足的問題。堆填區將于2010年代中至后期填滿,而公眾填土容量亦快用完。于2013年,建筑廢物占三個現存堆填區總廢物接收量的二成多。如果缺乏公眾填土區,又不推行減廢措施,便會有更多公眾填料運往堆填區棄置,進一步縮短堆填區的壽命。
香港借鑒了歐洲的建筑廢物的管理策略,對建筑廢棄物實行分層次管理,從可取順序優先程度,依次是避免產生廢物、盡量減少廢物、回收再用、廢物處理及廢物棄置。管理公眾填料的策略主要有三項工作:減少、再用及循環再造公眾填料。
公眾填土服務利用公眾填料作有利用途,不但為填海及填土工程提供經濟的填料來源,亦有助節省香港堆填區的寶貴空間,否則便須在堆填區卸置這些填料。
公眾填料委員會負責推行和促進有關拆建物料的各項措施,其中包括避免、減少、重用、及循環再造,以及監察公眾填土的運作和設施的使用。公眾填料委員會制訂和傳閱公眾填土計劃并分配公眾填料接收設施予工務工程項目。委員會秘書由填料管理部提供。
香港對公眾填料接收設施分的比較細致,包括5種,分別是:公眾填土區,是工程項目中的指定位置,用以接收公眾填料作填海用;躉船轉運站是策略性選址的公眾填料接收設施,利用躉船轉運公眾填料;公眾填料貯存區位于新填平的土地,在這些土地上貯存公眾填料,可加快土地沉降,在達至所需的沉降度后,公眾填料便會移走,運往其他新填平的土地貯存;填料庫是指定的地點用以暫時存放公眾填料以備將來使用;建筑廢物循環再造設施,會把硬的惰性物料經過處理,造成再造碎石及粒狀填料供建筑工程再用。
2010年到2014年間,香港建筑廢棄物產生量及處理情況如表8所示。
表8 2010年至2014年香港建筑廢棄物數量
單位:萬噸
年份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棄置于堆填區 |
130.8 |
121.6 |
125.9 |
131.1 |
143.9 |
由公眾填料接收設施接收 |
1046 |
1137.4 |
1283 |
1292.8 |
1255.6 |
運往工程供直接重用的公眾填料 |
254 |
619 |
1048 |
984 |
701 |
建筑廢棄物產生量總和 |
1430.8 |
1878 |
2456.9 |
2407.9 |
2100.5 |
可見,香港建筑廢棄物中,90%-95%為公眾填料即惰性材料。在建筑廢棄物管理方面,并沒有將渣土和非渣土類建筑廢棄物區分開,處理方式目前還是以回填為主,多余的公眾填料則用于貯存或存放,以待后用。
我國建筑廢棄物處理率不高,處理技術也不高。目前絕大多數建筑廢棄物采用回填利用、暫存堆放和填埋處置三種處理方式。如上海在2003年-2005年,以標高回填、工程回填、綠化用土等方式處理的建筑廢棄物約占年產量的60%;以圍海造田方式處理的建筑廢棄物占年產量的30%;其余10%以臨時堆放、棄置等方式處理。
本“規劃”中,建筑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指建筑廢棄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率(reutilization rate),也稱綜合利用率(utilisation rate),對應于國外的回收利用率(recovery rate)、廢棄物轉換率(waste diversion rate),指的是建筑廢棄物的再利用(reuse)或預備再生利用(Preparation for reuse)、再生利用(或稱循環利用recycling)、回收利用(recovery)或材料回收(material recovery)量之和,除以建筑廢棄物總量,可以以質量或體積進行計算。建筑廢棄物總量包括了再利用量、再生利用量、運往儲存庫儲存量、處置量(包括作為垃圾填埋(landfill)或焚化處理量)。
由于土方開挖棄土和場地清理土屬于“天然材料”,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廢棄物,因此歐洲、美國在統計建筑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時,往往將其排除在外。但是針對廈門市而言,土方開挖棄土是建筑廢棄物管理的重點之一,因此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分別對土方開挖棄土和場地清理土(渣土)和非渣土類的其他建筑廢棄物進行管理和規劃。
?ENVIRONMENT
有限的資源 無限的循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 泰垚環??萍加邢薰?/span> 未經許可 嚴禁復制 閩ICP備2020022281號-1 技術支持:網盛科技?
電話:13459252583
郵箱:137900257@qq.com
地址:廈門市海滄區霞陽村中路184-1-104